飘天文学网 >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最新文章 > 第296章 再见娄晓娥!!

第296章 再见娄晓娥!!


那女孩笑的眉眼弯弯,水汪汪地大眼直勾勾地看着张沈飞:“张沈飞同志,你真的忘了我吗?要不你再仔细想想?”

    张沈飞上下打量着这个姑娘,大大的眼睛,中等身高,苹果脸。

    似乎是因为刚成年不久,脸上还带有一些没有褪去的婴儿肥。并不丑,反而让人看着就很想蹂躏……

    蹂躏???

    张沈飞脑海中精光一闪,突然一个名字就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你是娄小娥?娄董的女儿?”

    那姑娘点点头笑了,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对,我是娄小娥。

    我小时候扎钢厂举办活动,咱们俩见过面,当时你还请我吃过糖……

    后来你们扫盲班拿奖那次,我还跟我爸爸妈妈在台下看呢。这么多年过去,没想到张沈飞同志你居然还记得我。”

    “那怎么能忘了呢?我一直记得。”张沈飞谎话张嘴就来。

    他跟娄小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丫头才十一二岁的样子,谁能想到两人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六年之后呢???

    时间啊,还真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张沈飞看向娄小娥身上某个部位意有所指的说道:“几年没见,你长大了不少呀。”

    单纯的娄晓娥并没有听出他话中的意思,又点了点头说道:“我今年都十八了,当然长大了,今天是过来参加高考呢。

    张沈飞同志你怎么也来了?是来陪伱们家孩子参加高考吗?”

    我尼玛……

    张沈飞顿时破防:“娄晓娥同志你开玩笑呢吧?我今年也才二十多,怎么着孩子就要参加高考了。”

    这不是埋汰人吗?

    “不是孩子参加高考??”娄晓娥歪着脑袋想了想,“那你到这里来是要干什么啊?”

    “我自个儿就不能参加高考吗?就不允许我们这些社会人员进步吗?”张沈飞磨着后槽牙说道。

    娄晓娥顿时瞪大了双眼:“可是你不是已经参加工作好多年了吗?”

    “法律规定参加工作的人再来参加高考就要被枪毙吗?”张沈飞反问。

    娄晓娥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干脆便又傻笑起来:“那张沈飞同志,你是哪個考场的?”

    “我啊,我第七考场,你呢?”

    “我是第九考场。”

    张沈亮是个知趣的,看到弟弟和其他考生聊天,便自觉的推着自行车站到了一旁。

    听到考试的铃声响起之后,张沈飞和娄晓娥肩并肩朝着学校走去。

    到了大门口的时候,张沈飞回头朝着大哥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回家。

    张沈亮看明白了弟弟的意思,但是却并没有走。

    只是看着弟弟的背影消失之后,把自行车锁好,在附近随便找了颗歪脖子树,一屁股坐在树荫下。

    虽然他有九个儿子,但是这个比自己小了不少的弟弟,在他心中确实是有着相当的分量。

    俗话说长兄为父,爹娘死的时候弟弟才十一二岁,是他这个当哥哥的又当哥,又当爹拉扯大的。

    如今弟弟在轧钢厂混的如鱼得水,又是他们老张家第一个参加高考的。

    不在这里守着的话,张沈亮怎么都放心不下。

    很快,

    其他家长送完孩子都走了,考场附近只剩下包括张沈亮在内的寥寥几个人。

    ……

    建国后,第一次高考是在1952年。

    至今不过才四年,但高考制度却已经经过了多次变革。

    1955年,高考由两元分科变为“三元”分科。

    即为1.工科理科及农林、水利等部分专业考试,2.医科、农林科,考试科目,3.文史政法财经类。

    到了1956年,考试科目加入毛熊文。

    1958年,也就是张沈飞参加考试这一届,政审开始变得严格,工科录取率大幅度增加。

    此时,

    张沈飞坐在考场里,看着刚发下来的试卷。

    跟以后的几十年一样,高考的第一科考的都是语文。

    这个年代的题型没有太多的发散思维和素质教育之类的,所有的考题都相当的中规中矩。

    考的知识都是书本上现有的,并没有多少需要自己解读的部分。

    更没有“我家院子里一颗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那样操蛋的解析。

    看完了前面的题目,张沈飞翻到最后一页看作文。

    作文的题目是《大yj中激动人心的一幕》,作为分值50分,而语文这个科目的满分为一百分,作文分占比相当之高。

    毕竟在轧钢厂办公室混了这么多年,张沈飞写起红色题材可谓是得心应手。

    前面按照题目写完之后,最后更是引用了一把手,二把手的不少名言。

    有这些走,作文怎么不得拿个四十五分以上???

    写完作文,张沈飞扭头开始写前面的题目。

    监考老师看到了,好奇的瞅了他一眼,又瞅一眼。

    张沈飞却毫不在乎,只是专心做题。

    一九五五年开始,我国开始摒弃了之前的注音字母改为学习汉语拼音。

    这一项对应届考生来说,并不占优势。

    毕竟他们要摒弃从小学就在学的注音字母,在高一的时候重新学习汉语拼音。

    但对从后世而来的张沈飞来讲,却是有着天然的优势。

    张沈飞运筹帷幄,一边拿着草稿纸给自己扇风,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还在心里感叹这个年代的题目还真是简单。

    如果接下来的几科考试难度都跟这个一样的话,这次考个燕京大学什么的,简直易如反掌。

    等到所有题目都写完之后还余下小四十分钟的时间,他便把题目重新又检查了一遍。

    还剩下二十分钟的时候,直接提前交卷走了出去。

    其他考生见状大惊,但碍于在考试,也不好互相讨论,只在心中嘀咕着此人何方神圣。

    张沈飞出了考场直奔大门而去,刚走到距离大门十几米的地方,便被大哥张沈亮给一把拉住了。

    “大飞,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这还没有打铃呢,张沈亮面容焦急,“不能是你小子抄袭被发现给赶出来了吧?”

    不是他不相信自个儿的弟弟,实在是这小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有作弊的前科。

    虽说大部分时候都没被抓住,但是……

    “初中考高中时候,你抄袭都被逮住了,这次怎么还敢呢???”张沈亮恨铁不成钢。

    啊,这个见大哥掀了自己的老底张沈飞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尴尬。

    “不是,大哥你在这瞎说什么呢?我只是写完了提前交卷而已。”

    都是亲兄弟,怎么就盼着他点好呢?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揭他老底儿。张沈飞无语。

    张沈飞闻言倒是立刻松了口气:“没抄袭就好。”

    张沈飞看着他哥那被晒得通红的脸庞和额头上的汗水,又有些不落忍:“不是让你回家吗?你怎么一直在这里没走?”

    这大夏天的,热的人恨不得脱层皮。无法想象他哥怎么守在考场门口的。

    张沈亮憨厚的笑了笑:“我不是不放心你吗?在这守着心里总感觉踏实一点。

    再说了,这地方又不热,一开始我在歪脖子树底下乘凉,后来这边的门房大爷让我进他屋里休息。”

    张沈亮说着,推过来自行车示意弟弟坐上。

    两人中午回了家,张奶奶亲自动手给小孙子做了手擀凉面,甚至去红柜子买了一斤猪头肉。

    这个年代,四九城管卖猪头肉的地方叫“红柜子”。

    这里卖的除了真正的猪头肉,还有肘子,猪心,猪肺,猪肺又分为清肺和血肺。

    除此之外,还有心宝盖,沙肝,粉肠,肚子,猪尾巴,猪鞭,熏鸡,熏鱼,茶干等等。

    这样的地方,似乎叫卤肉铺子更合适。

    但因为卖的人背着红色的柜子,在城里头沿街叫卖,是以久而久之,红柜子就成了统称。

    张奶奶今天买的虽然只有一斤,但种类丰富,里头有清肺,沙肝,猪皮,猪拱嘴。

    没有九个小家伙的干扰,一家人一起吃着饭,都默契的没有问起张沈飞考得怎么样。

    这跟张沈飞设想的区别忒大,他憋了又憋,还是没忍住,主动开了口抱怨道:

    “不是,我可是咱们老张家头一个参加高考的。

    你们怎么都没人关心我呀?都没人问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在你们心中就这么没地位?”

    张奶奶秃噜着面条子斜睨他一眼:“考都考完了,现在问你还有什么用?说了你还能把卷子重新拿回来?”

    “大飞,你不用告诉我们考得怎么样,也不用想上午的事情。一会儿吃完饭好好睡一觉,下午好好发挥。

    考试这玩意儿,很多时候考的是心态。”唐大妞也说道。

    虽然说她自个儿只有小学文凭,但是家里孩子那么多,每年不得参加几十次考试吗?所以她可谓是经验丰富。

    “大飞提前二十分钟交的卷子,考的肯定不会差。”张沈亮插嘴。

    话音刚落,张奶奶烟袋锅子就抽在了张沈飞的后脑勺上:“让你提前交卷??!!后面几场考试再敢这样,我打烂你的头!!”

    张沈飞捂着脑袋,严寒热泪看着埋头干饭的大哥,总觉得丫是故意的!!!

    不会是为了报复自己吧?可自己也没得罪他啊!!!

    一家人一起吃完饭,

    唐大妞收拾着碗筷去洗,田小枣给铺了床,让张沈飞赶紧躺下休息,自个儿则是拿了蒲扇在一旁给他扇着。

    张沈飞闭眼躺在炕上享受着,直呼自己现在简直是整个张家的团宠。

    早知道高考这么爽,之前就该每年都考一次。

    下午考的是数学,一级知识点为二项式,三角函数,几何证明,解方程。

    二级知识点是恒等证明,线面垂直。

    所有的考题都围绕着这几个考点展开,并没有很刁钻的角度。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了之后,张沈飞一身轻松地走出教室,

    忽然背后有人叫自己,扭头一看却发现居然是杨柏立。

    “大飞,真是你啊??你丫的这次居然也参加高考了,怎么没有跟我说?”杨柏立兴冲冲的跑过来,朝着张沈飞后背就是一下子。

    “不就个高考吗?我还能宣传到满厂子都知道啊?”张沈飞说着打量了一下杨柏立,“怎么样?这次考试有没有信心?”

    自达一九五四年开始,杨柏立这丫的每年都会参加高考,今年已经是第四次。

    年年都这样,年年考不过,张沈飞都怀疑丫故意找借口请假。

    他可是听杨厂长说了,

    杨柏立他妈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说儿子这次要是再考不上大学,就要跟他断绝关系。

    “怎么样?能保住和你父母如履薄冰的亲子关系吗?”张沈飞递给杨柏立一支烟,笑问。

    杨柏立垂头丧气地接过烟:“尽人事知天命呗,这次的考试比去年的难不少,说实话我心里还真是没底儿。

    我也是纳闷儿了,你说这考个大学怎么就这么难呢?

    老是考些语文数学什么的,怎么就不考个画画什么,我擅长的科目?”

    这要是考个画画,以他的技术还不得手拿把掐。

    “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考不上就换一条路呗。”张沈飞随口说道。

    出了学校大门,坐上大哥的自行车,张沈飞跟杨柏立分道扬镳。

    回到南锣鼓巷,刚到四合院门口,便看到二大妈居然提了一条挺大的鲤鱼。

    “哟,二大妈您家里今儿要改善生活呀?”张沈飞搭讪。“这么大一条鱼,够你们全家吃的了。”

    往常老刘家改善生活,都是单独给刘海中煎个荷包蛋,旁人只有看的份儿,像是今天这样买条大鱼,绝对算是超高规格。

    二大妈瞅了他一眼:“今儿这鱼可不是给你二大爷买的,是给我们家光奇买的。”

    “给刘光奇买的?”

    “这不我们家光奇参加高考吗?你们二大爷就说要给他买条鱼炖一下,吃鱼补脑呢。”二大妈笑眯眯的说着。

    现在这社会一条鱼可不便宜,花了她一张肉票和五毛钱呢。

    “嚯,二大爷真是下了血本了。”张沈飞和张沈亮对峙一眼,

    这老刘家两口子也是有意思,每天把老二跟老三不当人似的打,对老大却是疼爱至极。

    刘光奇之前两年参加高考老是不过,两口子也不生气。

    刘海中还托关系给他在轧钢厂安排了个临时工的活,让他一边干做一边复习。

    今年都第三年高考了,还舍得给他买条鱼。

    要是换刘光天和刘光福能有这个待遇???想屁吃呢!!!

    张沈飞似乎已经能够预见到刘家晚上的餐桌上,刘光奇独个儿吃着鱼,刘光福和刘光天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的样子。

    跟刘大妈说了几句片儿汤话之后,张沈飞两兄弟便回到了家。

    今天的晚餐格外的丰盛,一家人依然像中午一样没有询问张沈飞的考试情况。

    连那几个小家伙也都噤了声,想必是被大人们警告过。

    吃饱喝足,张沈飞拿出明天要考的科目的书,随手翻了翻,倒也没有细看。

    夜里本想跟田小枣探讨一下某些技术,却被她一把就给推到了炕下。

    “明儿你还得考试呢,不行。“

    张沈飞委屈巴巴地从地上爬起来:“考试怎么了?谁说考试就不能办这事儿?

    这两样也不冲突呀,再说放松一下之后,明天说不定还能发挥得更好呢。”

    上辈子他就看过新闻,有些个高三的男生,高考时候就去找那些个失足妇女……缓解压力。

    他歪理说个不停,奈何田小枣根本不听,只是哄着他,让他耐心等等。

    等明天考完试之后,不管做什么都随他。

    “嘿,真的不管做什么都随我吗?”张沈飞磨着后槽牙笑了,“田小枣同志你今天说的话我可记住了,明儿你可别反悔。”

    第二天一早,张沈飞轻装上阵,再次走进考场。

    上午考的外语,下午则是考的政治历史什么的。

    两天的考试时间匆匆而过,最后一科考完回到家之后,

    张奶奶一把就揪住小孙子,把他按在了八仙桌旁。

    “说说吧,孙子。这几天考得怎么样?”

    张沈飞眨巴着一双大眼装无辜:“老太太,您不是说考都考了,现在问着也没什么意思吗?

    现在这是在干嘛?”

    (本章完)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169688/11110860.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