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 > 第210章 钱康的意外之喜

第210章 钱康的意外之喜


银子到手,协议签完,一切顺利,恭亲王带着李玉姬还有一千万银子和李红章起锚赶往福建。

  这次的旅途就有趣多了!

  首先心情好,皇上布置的一千两百万银子的任务已经到手了一千万,这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这一次出使棒子国,让恭亲王对自己的办事能力有了极大的信心。

  四哥可是说了,自己这趟差事办好了,是可以进入权利中心的!

  叱咤风云挥斥方遒,那个男人不爱呢?

  要钱的事都办好了,接下来到西洋就剩了花钱的事了,要是花钱的事都办不好,那还是找个粪坑把自己呛死得了。

  恭亲王心里别提多美了!

  银子是小事,关键是还弄了五座矿产,看皇上的意思,好像矿产在他眼里比银子还要重要,管他呢,那是皇上的事!

  更让人高兴的是,天公作美,这几天大海上风平浪静,艳阳高照,十分适合谈情说爱。

  天天没事,恭亲王不是和李玉姬在甲板上凭栏远眺、说说笑笑,就是钓鱼晒太阳,悠闲得很!

  难受的是李红章,可能是他比恭亲王岁数大,适应的慢,他还是有些晕船,虽然不吐了,可总觉得头晕眼花加上恶心!

  以至于有些时候,恭亲王叫他喝酒他都是勉强参加!

  他觉得不喝酒还好点,喝了酒晕船更厉害!

  几天以后,船队到了福州的南台港。

  在这里,恭亲王他们受到了新任闽浙总督季之昌和福建水师提督窦振飚的热烈欢迎。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在等着他,这个人就是奉旨采购的钱康。

  钱康离开京城以后就带着紫娟回了老家。

  虽然他和紫娟是皇上赐婚,钱康却并不高调,只是带着两个随从还有紫娟陪嫁过来的四个宫女回来的。

  来到村口,让钱康吃了一惊,这里多了一座现扎的牌楼,还有两帮鼓乐班子在起劲的吹奏。

  他们的车马刚一停下,一个身穿七品官服的人赶紧过来迎接。

  “钱大人衣锦还乡,下官苍南知县刘文正特来参见!”

  钱康很是纳闷,自己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尽量低调,怎么当地知县还是摸到了自己的行踪。

  他心里非常反感,只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只好勉为其难的应付。

  “刘知县,有劳了!”

  “哪里哪里,应该的!”

  钱康心里纳闷,问道,

  “刘大人是如何知道钱某回来的?”

  刘文正道,

  “钱大人不要误会,是皇上来的通知,这里还有上谕呢!”

  说着,递过来一封信。

  打开一看,竟然是皇上写的,意思是,皇上没有在京城主持他和紫娟的婚礼,所以就委托苍南知县来他们家帮着安排成亲事宜,为的是不能委屈了紫娟郡主!

  钱康瞬间眼睛湿润了,老话说的好,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人在外面混好了,心里都想在庄里庄乡面前显摆显摆给列祖列宗、父母亲人长些脸面。

  皇上知道自己为了不惹麻烦肯定选择低调,这哪里是什么不委屈紫娟郡主,皇上明明就是给自己在家乡长脸呀!

  他冲着京城方向跪倒在地,

  “臣钱康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了皇上的旨意,就是把事情办的再大,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锣鼓喧天的进了村,来到自己家里一看又是吃了一惊。

  自己的家就是五间房一座两进的小院子,现在却被装扮的都认不出来了。

  门楼前搭着彩虹门,上面满是彩绸,院墙上挂着一溜大红灯笼,院门上贴着大红对联!

  父母都在院门外倚门相望,钱康急忙给二老磕头。

  进了院子一看,院子里张灯结彩,还搭起了喜棚,人来人往忙个不停,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

  院子里飘着炸鸡炸鱼的香气,芦棚外锅碗瓢盆摆了一大片。

  进了屋,钱康让爹娘在堂屋一边一个坐好,他和紫娟重新给父母磕头见礼。

  慌的钱老爹两口子急忙站起来说道,

  “康儿,你行礼也就罢了,怎么郡主也跪下了,使不得,使不得!”

  紫娟说道,

  “天大地大,爹娘最大,紫娟既然已经是你们儿媳妇,哪有儿媳妇不给公婆磕头的道理!”

  老两口看看儿媳长的天姿国色,又是郡主,心里的高兴就别提了。

  赶紧说道,

  “快起来,快起来,去屋里歇着!”

  新房早就准备好了,父母说都是刘知县安排人弄的。

  到了第二天,钱康和紫娟正式拜堂成亲!

  山东巡抚陈庆偕亲自前来祝贺并代表皇上主婚。

  周围十里八乡的乡绅们也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来随礼,光是礼金就收了四五千银子。

  钱老爹十分高兴,自己的儿子终于出人头地了!

  成亲第二天,钱康对爹娘说道,

  “这些礼金我们不能花,我要交给朝廷!”

  钱老爹顿时觉得有被狗咬了的感觉,急忙问道,

  “儿呀,这是为什么?

  为父还想用这些钱多买些好地,你当了官,咱们有多少地也不用缴税,还愁以后日子不好过吗?”

  钱康说道,

  “父亲,有些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只是儿臣知道当今圣上对地主豪绅是相当的不满意!

  原因好像就是因为他们不交税,儿子有现在都是皇上的恩赏,咱们就不要惹皇上不高兴了!”

  钱老爹愣了,自古以来,只要考上举人,自己家里的地就可以不纳税!

  因此,有好多百姓为了省国家的税钱,就主动投靠地主豪绅,把自己的地归在他们名下。

  这就是“投献”的由来!

  这样一来,如果原来一亩地要给国家纳税一块钱,现在只要给地主五毛就可以了!

  百姓一亩地省了五毛钱税款,地主却无缘无故多了五毛钱!

  他们双方都得利了,可国家的一块钱税收收入却没有了!

  其实,大明朝就是因为这个制度亡的!

  地主家土地越来越多,国家税收越来越少,国家的钱都到了地主豪绅士大夫手里,以至于最后国家连军饷都开不出去…

  雍正朝雍正爷想搞“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就是想把地主的这个优惠给夺了!

  可士大夫阶层力量非常强大,就算强如雍正皇帝也是碰的头破血流,河南巡抚田文镜因为坚决支持雍正皇帝这个政策也闹的身败名裂!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06106/11110953.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