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 第8章 大明威武

第8章 大明威武


秋风猎猎,马剌加练武场上旌旗飘扬,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却显示出了十万大军的气势。

  朱允熥高坐在检阅台上,朱高煦、朱高燧一左一右坐在他的两边。

  校场之上,大明将士手持刀枪剑戟,森然而立。

  "开演!"

  南洋是大明的后花园,没有强劲的实力是镇不住的。

  正如历史上的煌煌大明,郑和宝船七下南洋,水陆两师扫荡东亚、东南亚,威震印度洋。

  大明帝国全盛寸期的疆域,除外东北之外,还多出了缅甸、安南、朝鲜、马剌加、琉球。

  在海权时代,占有其中任何一地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随着朱允熥一声令下,鼓手擂响了战鼓。

  咚!

  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咚!

  鼓点从疏到密,从慢到紧,一声比一快,一声比一声急。

  听闻大明皇太子驾临马剌加,南洋诸国纷纷派王子前来朝觐。

  此刻,他们正坐在检阅台上,大明军威之严整令人难以置信。

  一万二千名将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检阅台前走过,横平竖直,像用尺子划过的。

  大地在颤抖,杀气凛冽。

  首先出场的是步兵,个个身强体壮,面容刚毅,眼神犀利。

  有持刀者,有持盾者,有持弓弩者,有持长枪者,有持火枪者,有持火铳者。

  他们头戴阔檐红皮壮帽,帽子上插小旗,上书"勇猛"二字的,身上穿着红色战祆和战裙。

  这样的军容、军纪、士气、装备,不愧是天朝上国。

  明朝步兵的战术,先以弓弩、火器,远距离阻击敌人,刀牌手与长枪手则伺机而动,一旦敌军阵形混乱,即猛冲过去。

  与蒙古人作战,主要依靠骑兵远距离突袭,但在南洋陆上,主要依靠步兵。

  只需要在马剌加驻五千至一万步兵,就足够威慑南洋诸国。

  接下来出场的是炮兵方阵,黑洞洞的炮口令人不寒而栗。

  架炮、瞄准、填弹,点火,动作一气呵成。

  轰轰轰!

  炮弹带着巨大的冲击力飞向远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准确命中目标。

  各国王子面面相觑。

  最后亮相的是骑兵。

  黑色重甲,铁青色长矛,战马膘肥体壮,马蹄声动人心魄,席卷而过。

  朱允熥始终面带微笑,检阅台上的各国王子无不噤若寒蝉。

  与此同时,十里之外的马剌加海湾,波涛汹涌,数十艘大型战船整齐地停泊在海面上,气势磅礴。

  甲板上,士兵们个个精神饱满,身上战袍鲜亮欲滴,人人手持火枪火炮,正严阵以待。

  "放!"

  火枪火炮同时向外海开火。

  刹那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炮弹如雨点般落入海中,溅起巨大的水花。

  数十战船横行在海面之上,迎风破浪,旌旗飘扬。

  呐喊声和战鼓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激昂的乐章。

  检阅台上的各国王子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以大明的实力,如果对南洋各国动武,那就是一边倒的实力碾压。

  他们纷纷看向朱允熥。

  如今,这位年轻英俊的明朝皇太子就是南洋说一不二的主宰者了。

  演习结束,朱允熥在行宫宴请各国王子和使节。

  当他冠冕堂皇出现在宴会厅时,所有的王子和使节都站了起来。

  朱允熥多次随朱标出席这种场合,深得朱标真传,一举一动都透着天朝上国太子储君的风度翩翩。

  各国王子使节们恭敬地列于殿下。

  他们被朱允熥的风度所折服,眼神中流露出对大明的敬畏与臣服。

  在宴会上,朱允熥频频举杯。

  他的亲和力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大明的友好与包容,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朱高煦和朱高燧从头跟随在朱允熥身后,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熥哥吗?

  光是那一篇长长的祝酒词,给他俩照着念都念不来,人家却是张囗就来。

  朱高煦和朱高燧彻底服气了。

  看来当太子还真得有两把刷子,不然落人耻笑。

  宴会结束,各国王子和使节纷纷向朱允熥敬献礼物,朱允熥一一回礼。

  宾主尽欢而散,朱允熥收获了数不清的赞誊。

  陈祖义本来想找朱允熥理论一番的,但他参加完军演和宴会之后,只觉得自惭形秽。

  能在大明皇太子手下混一口饭吃就是祖坟冒青烟了,还想在马剌加封王,想屁吃呢!

  他赶紧打发陈祖礼:

  "你快去阿拉伯招募三千个阿拉伯造船匠,皇太子要用。"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朱允熥深入马剌加各地,访贫问苦。

  他走进破旧的房屋,看到家徒四壁的景象,心中充满同情,随手赏赐了不少银子。

  马剌加有许多低洼地带,每到涨水季节便被淹没了,许多人无家可归。

  他视察防海堤,见堤坝低矮破旧,便命马和筹款修堤,使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许多华人迁到南洋已经数代了,却依然不忘大明衣冠礼仪,渴望读书识字。

  朱允熥命马和兴办学校,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培养未来的人才。

  半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朱允熥要走了。

  马剌加倾城相送。

  朱允熥即将登船,对朱高煦、朱高燧说道:

  "马剌加远隔重洋,收拢民心是最要紧的,你俩千万不要祸害老百姓。我但凡听见你俩欺男霸女,强取豪夺,咱们就别做兄弟了,做仇人。"

  朱高煦、朱高燧满口答应。

  朱允熥又对平安、马和、刘琮说道:"诸公多努力,允熥谢过了!"

  又对陈祖义说道:"孤对你说的话是算数的,你尽管跑你的远洋贸易,只要你安分守纪,朝廷不眼红你挣大钱。"

  陈祖义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千叮咛万嘱托,朱允熥登上船,渐行渐远,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

  南京。

  冬日的大雪,给古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

  千家万户的房顶戴着雪帽,枝条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

  玄武湖早已结冰,紫金山成了一条雪龙。

  朱元璋袖着手,坐在门槛上,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出神。

  "下雪啰,下雪啰……"

  四岁的宝庆小公主咯咯咯笑着,在雪地里来回疯跑,七八个宫女太监亦步亦趋跟着。

  "公主,慢点,公主,慢点……"

  朱标顶着雪花走了过来,"爹,允熥到燕子矶了,我己命李景隆去迎接。"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23073/11111040.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