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 第90章 陈祖义来降

第90章 陈祖义来降


朱允熥摇摇头,"不可以!陈祖义穷途末路来投,而我却杀了他,实在胜之不武,将来怎么取信于人?"

  孙恪劝谏道:"陈祖义洪武初年就为害沿海,太上皇曾经悬赏五十万两白银捉拿他。殿下如果杀了他,是为民除害,有什么不好的?

  再说,官就是官,贼就贼,跟陈祖义这种人有什么信义可讲的?"

  常昇也说道:"陈祖义为人狡猾多端,洪武十一年,陈祖义也是走投无路了向朝廷投诚。

  太上皇都允准了,并且派户部郎中田知秋去马剌加招抚他。

  可那厮居然将田知秋扣留了,直到洪武十七年才放了。这样的人,如何信得过?

  臣的意思,将陈祖义诓到琉北软禁起来,然后将那些海盗骗到福建集体杀了。

  殿下不费吹灰之力平了巨盗,也不失为大功一件,太上皇和陛下都会大喜的。"

  朱允熥笑了,他如果不是穿越者,也会被这些说辞迷惑的。

  王直就是这样被杀的,结果怎么样?

  杀了王直一时爽,却失去了和海盗谈判的一切可能,只能死磕到底,最终的结果还是隆庆开关。

  开关后,福建漳州的月港成为了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在此后的七十年里,月港年均涌入白银高达500万两,相当于明朝全年赋税收入的1/4,带动了东南数省的繁荣。

  朱允熥的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他不想再费口舌了,说道:

  "传令福建都指挥使安养浩,命他亲自到澎湖岛上与陈祖义接洽,限三日之内,往澎湖岛上运送5000石粮食。"

  孙恪十分不甘心,问道:"要不要先要求陈祖义解除武装?"

  朱允熥反问道:"换了你,愿不愿意为了5000石粮食解除武装?"

  孙恪道:"5000石粮食虽然不多,但也足够让陈祖义缓过劲来。万一他拿了粮食,翻脸不认人怎么办?为稳妥计,还是应该让他先放下武器。如若不行,至少要将他的心腹干将全部带到琉北来。"

  朱允熥道:"咱们既然信不过陈祖义,陈祖义自然信不过咱们。他现在正是惊弓之鸟,稍有不慎,就会刺激到他,反而误了大事。

  对于陈祖义,我是有大用的。

  你带上三百人,和朱寿去澎湖一趟,护送陈祖义到琉北来。有什么事,我亲自和他谈。"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孙恪也不能再坚持己见了,他与朱寿一道乘了一艘大船,往澎湖而去。

  两人一路上都在议论,海盗还不如山贼,山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海盗跑了就跑了,你到哪里找他去?这伙海盗既然送上门来了,就应该一锅端了了事,何必那么麻烦?

  天快黑时,孙恪和朱寿终于抵达了澎湖。陈祖义、陈祖礼正翘首以盼。

  见孙恪、朱寿来了,陈祖义急切地问道:"孙将军,太子殿下答应了给我们送给养的,什么时候能够送到?"

  孙恪道:"太子已经命人到福州指挥使司传令了,三天之内肯定送到。"

  陈祖义心中一沉,船上粮食只够吃两三顿了,根本等不到三天后,到时候没吃的了,手下人闹起事来,他也弹压不住。

  他忙说道:"能不能再快点?"

  孙恪十分不悦,"还这么快?殿下派的人又不能飞到福州,扛起粮食就飞到澎湖来。官府办事,有一座座衙门,一道道公文。

  福建指挥使得了太子谕旨,需行文布政使司,布政使见了文,签字同意后再转发到粮库,粮库见字后才能开库放粮,这样一圈程序走下来,三天之内把粮送到澎湖,己经是格外快了。"

  陈祖义好生好气说道:"孙将军,不瞒你说,船上粮食只够吃两顿了,等不到三天,如何是好?"

  孙恪冷笑道:"那你为什么不早点来?我又不会变戏法,给你变出粮食来。"

  陈祖义小心翼翼问道:"能不能准许我们到福建就食?"

  孙恪两手一摊,"你这个要求就有点离谱了,别说我无权答应,就是太子也不一定敢答应。"

  陈祖义讪讪道:"那可怎么办?"

  孙恪也害怕节外生枝搞出事端来,说道:"既然这样,那就特事特办,我给安养浩写封信,先以紧急借调军粮的名义,调1000石粮食过来。"

  说罢,手写了一封信,让朱寿连夜到福州调粮。

  陈祖义这才安下心来,第二天中午,朱寿果然押着1000石粮食过来了,陈祖义更高兴了,跟在孙恪屁股后面不停地说多谢。

  孙恪道:"这都是太子的旨意,你要谢就到琉北谢太子。"

  陈祖义:"当然要谢太子,孙将军也要谢。"

  孙恪:"太子旨意,命你随我到琉北议事,好安置你的手下。"

  陈祖义欣然从命,将陈祖礼和十几个心腹叫过来,吩咐道:"我要到琉北觐见太子殿下,第一批5000石粮食三天之内就能送到,你们在岛上等着我回来,绝不可乱跑乱动。"

  陈祖礼问道:"大哥什么时候回来?"

  陈祖义道:"我也说不准,少则三天,最多五天。"

  陈祖礼又问道:"如果粮食不能如期送到怎么办?"

  陈祖义:"不会的,你们安心等着就行了。"

  孙恪、朱寿带着陈祖义回到了琉北。

  陈祖义见了朱允熥纳头就罢,"多谢殿下收留之恩,祖义和手下弟兄愿意以死相报,殿下指到哪,我们就打到哪,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朱允熥笑道:"孤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你说的有些过了。"

  陈祖义道:"我在海上横行了几十年,闹腾得再凶,终究也只是一个海盗,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

  大明国运昌隆,殿下英明神武,我愿改邪归正,报效朝廷。请问殿下,我那帮兄弟如何安置?"

  朱允熥道:"你想怎样?照实说。"

  陈祖义道:"殿下既然这样说,我也就不遮遮掩掩了。

  马剌加是个好地方,万国商船都从那里经过,我在那里经营多年,熟门熟路。

  我还是想带领弟兄们驻守那里,做大明一藩属,生生世世效忠于大明,不知殿下允准否?"

  朱允熥意味深长一笑,"你说呢?"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23073/11111073.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