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 第45章 艰难行军

第45章 艰难行军


朱标心有余悸说道:"你好歹是个亲王,怎么能这么冒险?要是有个闪失,如何是好!"

  朱棣:"这不是好好的吗?"

  徐妙云:"王爷快别说了,幸亏允熥妙手回春,不然……"

  朱棣看向朱允熥:"是你救了我?"

  朱允熥笑道:"哪里。四叔快别说话了,先静养两三日吧。"

  朱棣挣扎着想站起来,才发觉疼得钻心,却强自忍着一丁点都不表现出来。

  众人都散了,朱棣才问道:"有蓝玉的消息吗?"

  朱标难掩脸上愁容,"尚没有!"

  朱允熥就站在朱标身后,心顿时又悬了起来。

  只听朱棣说道:"为了策应蓝玉,对上都的袭扰不能停。"

  朱标:"上都这边先由你指挥。"

  朱棣:"我给老十七写一封信,命他时时监视也速迭木儿。"

  "也速迭木儿如果得到蓝玉攻打和林的消息,一定会突然向西进,老三在广武镇不一定挡得住也速迭木儿。"

  "这时候,就需要老十七在后翼,我在侧翼,与老三相配合,三面夹击也速迭木儿。"

  朱标:"此计甚好,就照你说的来。"

  朱棣说了很多话,十分疲倦。

  朱标站起身来,望着朱棣说道:"老四,这一箭要是射偏二寸,就射到心俞穴上了,就算华陀再世,也救不了你了。为什么撤退时,你在最后面?为什么重甲也不穿?"

  朱棣:"穿着重甲跑起来太不方便。"

  朱标:"胡说!是方便要紧,还是命要紧?"

  朱棣笑了笑。

  朱标:"你笑什么?如果下次让我逮着你,就把你撵到凤阳去守祖陵去。"

  朱棣:"下次不敢了。"

  朱标咬牙切齿道:"没有下次了!"

  又对朱允熥道:"你既医得了四叔的伤,就在这里好生伺候着。"

  朱允熥:"是!"

  朱标负手走了出去,朱高炽殷勤相送。

  朱高煦、朱高燧低眉顺眼,垂手肃立在廊下。

  等朱标走了,徐妙云埋怨朱棣道:"王爷就该挨太子训,下次再那么不爱惜自己,我就打发人到太子跟前告状。"

  朱棣笑嘻嘻道:"这不是什么事没有吗?"

  徐妙云唯摇头叹息而已。

  朱允熥接连三天帮朱棣换药,十分细心周到,朱棣十分感动,对徐妙云说:

  "以前总听说允熥顽皮忤逆,但这几日我瞅着他根本不是传言的那样。"

  徐妙云道:"传言毕竟是传言,怎么能信呢?我也瞅着允熥是个好孩子,知冷知热很是贴心。他瞅着你常年征战,十分心疼,跟我说,想求老爷子把你封到苏州、杭州或者无锡去。"

  朱棣笑问:"他真这么说?"

  徐妙云道:"这几天你在外面打仗,把我愁得不得了,只有允熥天天陪我说话,开解我。

  朱棣问:"他都说了些什么?"

  徐妙云答:"允熥说,既然四婶这么害怕,等我回了南京,瞅着爷爷高兴,提一嘴。

  苏杭那么好的地方,爷爷不封给四叔,偏偏把四叔扔在北平,鞑子天天来捣乱,害得四叔不能安生,更害得四婶担惊受怕,图什么?"

  朱棣笑道:"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我就喜欢北平,就是要待在北平。"

  第二天,朱允熥又来换药,朱棣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问道:"有朝一日你当了皇帝,把我放在什么地方?"

  朱允熥:"那时候四叔都快八十了,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背了,别说打仗了,连路也走不动了。我就把四叔改封到苏州,那里又富饶又暖和,四叔可以好好享享福,天天坐着车子和四婶东逛逛西逛逛,岂不快哉!"

  朱棣大笑:"我可活不了那么久!"

  蓝玉率部走到宣府,穿越了八百里瀚海沙漠戈壁,到达了赛音达山。

  这里是沙漠边缘的一处绿洲,聚集着五六千蒙古牧民,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蒙古包外围满了全副武装的明军。

  牧民首领与蓝玉谈判,愿意归顺明朝,并且充当明军攻取和林的向导。

  为了封锁消息,蓝玉假意答应,命令牧民将所有的牧民聚集一处。

  然后不论男女老幼,集体屠杀,再剥掉牧民身上的衣裳,让三千明军士兵穿上。

  又命王弼带领这三千士兵,继续沿着西北方向往漠北重镇忽兰忽失急速前进。

  而他,则带领近九万主力部队,徐徐跟在后面。

  蓝玉领兵,一向喜欢剑走偏锋,然而这一次却特别中规中矩。

  孙恪十分不解。

  蓝玉解释道:"曹震他们在和林四万打一万,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全歼鞑子绝无问题。"

  "咱们这九万人的职责,就是始终抱成一个团,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忽兰忽失温的三万鞑子救援和林,只要和林被攻下,忽兰忽失温的鞑子必定军心动摇。"

  "如果我不能一鼓作气攻下忽兰忽失温,则溯土剌河而上,肃清沿河一切零星鞑子。"

  "到达土剌河与阿鲁浑河交汇处之后,再顺阿鲁浑河而下,与曹震、朱寿、张翼、陈桓会合于和林。"

  "和林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十三万大军聚集一处,又有吃的,来多少鞑子灭多少鞑子!"

  "在吃光喝光之前,再将和林城夷为平地,烧为灰烬,让鞑子一百年之内都不能恢复元气。"

  赛音达山与忽兰忽失温相距九百里,沿途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茫茫戈壁,道路崎岖难行。

  王弼率三千轻骑往都走得异常艰难,而蓝玉率领的八万七千人为重甲骑兵,步兵,火器兵,行动本就不便,更不用说还要押运粮食、辎重了。

  最可怕的是,九万人没有饮用水。

  蓝玉骑着雪龙马,走在队伍最前列。

  士兵无不渴得嗓子冒烟,嘴唇龟裂。

  不断有士兵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然后再也起不来了。

  为了稳定军心,蓝玉命令将倒毙的士兵集体掩埋。

  可是挖坑的士兵又接二连三倒在地上死了。

  蓝玉跳下马,夺过铁锨,奋力挖坑,孙恪以下数十将领,也跳下马来挖坑。

  戈壁滩异常坚硬,费了老大劲才挖了一个大坑,上百具尸体被抛入坑中,草草掩埋。

  大军昼行夜宿,历尽艰难走了十五日,每天渴死累死的士兵不下千人。

  大军中人心开始浮动,蓝玉不停地给将士们打气。

  这一天太阳快下山了,雪龙马突然狂啸不止,前面两只蹄子发疯般地刨地上沙石。

  突然从地缝间冒出两股细如手指的泉水,汩汩汩地流出。

  蓝玉捧着一捧清澈的泉水,跪地痛哭:

  "将士们,到了双泉海了,我们得救了!再走一百里,前面就是广音绿洲,穿过绿洲,就是忽兰忽失温了!"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23073/11111118.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