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183章 马稷失街亭

第183章 马稷失街亭


孔明挠头,担心两个小兄弟会搞砸,于是对高翔说:

  “东北角有个地方叫柳城,像个迷宫一样,正好藏兵。给你一万人马,去那里搭个帐篷。如果街亭有麻烦,就带兵过去帮忙。”

  高翔带着兵走了。

  孔明又觉得高翔不是张合的对手,得找个大腕儿,在街亭旁边守着才行,于是就叫魏延带兵去街亭后面搭帐篷。

  魏延问:“我应该是冲在前面的,怎么让我来这儿晒太阳?”

  孔明说:“冲在前面是小事,你现在的任务是守住汉中的喉咙,这可是大事,别不当回事!”

  魏延乐呵呵地去了。

  孔明这才放心,叫赵云和邓芝过来:

  “司马懿这次出兵不一样了,你们俩各带一队人马去箕谷,装装样子,吓吓他们。我和大军从斜谷直接去郿城;拿下郿城,长安就是咱们的了。”

  他们俩领命而去。

  最后,孔明让姜维当先锋,从斜谷出发。

  马谡和王平来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着说:

  “丞相真是多虑了。这么偏僻的地方,魏兵怎么可能敢来!”

  王平说:“虽然魏兵不敢来,但我们可以在五路总口下寨,让军士们砍木头做栅栏,以备不时之需。”

  马谡说:“这里怎么是下寨的地方呢?旁边那座山四面都不相连,而且树木茂密,这是天赐的险要之地。我们可以把军队驻扎在山上。”

  王平说:“你错了!如果把军队驻扎在路上,筑起城墙,贼兵就算有十万人,也过不去。

  现在如果放弃这条路,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万一魏兵突然来了,四面包围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马谡大笑说:“你真是个女人!兵法上说:‘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如果魏兵来了,我让他们片甲不回。”

  王平说:“我一直跟着丞相打仗,每到一个地方,丞相都会尽心指导我。现在看这座山,简直是绝命地啊,如果魏兵切断我们的水源,士兵们就会不战自乱了。”

  马谡说:“你别胡说八道。孙子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切断我们的水源,蜀兵岂不是会拼死战斗?以一可以挡百啊。我一直读兵书,丞相什么事都会问我,你怎么还阻拦我呢!”

  王平说:“如果你坚持要在山上下寨,那就分兵给我吧,我在山西边下一个小寨子,形成掎角之势。万一魏兵来了,我们可以互相支援。”

  马谡不同意。

  忽然山里的居民成群结队地跑来报告说魏兵已经到了。

  王平想离开。

  马谡说:“既然你不听我的指挥,那就给你五千兵自己去下寨吧。等我打败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领功时你可别后悔!”

  王平带着士兵离开山十里下寨,画成地图本,连夜派人去向孔明汇报情况。

  司马懿在城里,让二儿子司马昭去前面探路:

  “如果街亭有兵守着,我们就不去了。”

  司马昭回来说:“街亭有兵守着。”

  司马懿叹道:“诸葛亮真是个神人,我不如他!”

  司马昭笑道:“父亲,你为什么要自己打击自己呢?我觉得街亭很容易攻下。”

  司马懿问:“你怎么敢这么说?”

  司马昭说:“我亲自去看了,路上并没有障碍物,军队都驻扎在山上,所以我知道可以攻破。”

  司马懿高兴地说:“如果军队真的在山上,那真是上天帮我们成功啊!”

  于是换了衣服,带着一百多骑兵亲自去看。

  那天晚上天气晴朗,月亮明亮,他们一直走到山下,周围巡逻了一遍才回去。

  马谡在山上看到后大笑说:“如果他们有命,就不会来围山。”

  然后告诉将领们:“如果军队来了,只要看到山顶上的红旗挥动,就从四面下山。”

  司马懿回到大本营,急忙打听:

  “现在是谁在街亭看大门呢?”

  探子回答:“是马良的弟弟马谡。”

  司马懿笑道:“名气虽然大得很,其实就那么回事,孔明居然用这货,不搞砸才怪!”

  又问:“街亭附近有没有别的热闹?”

  探子说:“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司马懿一拍大腿:“那就让张邻带兵去凑个热闹,挡住王平的路。再让申耽、申仪去山上转转,先断了他们的水,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我们再上去捡便宜。”

  当晚计划定好。第二天一大早,张合就带着人去背后“捣蛋”了。

  司马懿则带着大部队一哄而上,把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马谡在山上一看,只见魏兵满山遍野,旗帜队伍整整齐齐。

  蜀兵见了都吓得腿软,哪还敢下山。

  马谡挥舞红旗,将领们你推我我推你,没一个敢动。

  马谡火了,直接砍了两个将领。众军吓得半死,只好硬着头皮下山去冲魏兵。

  结果魏兵稳如老狗,一动不动。

  蜀兵只好又灰溜溜地退回山上。

  马谡一看形势不妙,只好下令:

  “兄弟们,一定要守住大门,等外援吧!”

  王平一看魏军来袭,心想:“来者是客,得好好招待。”

  于是率军迎战张合。

  两人打得难解难分。

  结果王平体力不支,只能败退。

  魏军从早上打到晚上,饿得肚子咕咕叫,寨子里乱成一团。

  半夜时分,蜀军突然打开寨门,像开派对一样热烈欢迎魏军。

  马谡想阻止都来不及。

  司马懿趁机放火,蜀军更是一片混乱。

  马谡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逃命。

  司马懿大方地让出一条大路,让马谡过去。

  张合紧追不舍,追了三十多里,突然听到前面鼓角齐鸣,原来是魏延来了。

  魏延挥舞着大刀冲向张合,张合吓得掉头就跑。

  魏延乘胜追击,夺回街亭。

  又追了五十多里,突然伏兵四起,司马懿和司马昭抄了魏延的后路,把魏延困在中心。

  张合又杀回来,三路兵马围住魏延。

  魏延左冲右突,就是脱不了身,损失惨重。

  就在危急关头,王平杀到,大喊:“我来救你!”

  两人合力大杀一阵,魏军才退去。

  两人慌忙逃回寨时,发现营中都是魏军的旗帜。

  申耽、申仪从营中杀出。王平、魏延直奔列柳城,去找高翔求救。

  此时,高翔听说街亭出现了问题,立刻召集了列柳城的所有士兵前来救援。

  他们遇到了延、平二人,开始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高翔建议:“不如今晚去偷袭魏寨,然后夺回街亭。”

  于是三人在山坡下制定了计划。当夜幕降临时,他们将兵力分成三路。

  魏延带领一部分士兵先到达街亭,却发现一个人都没有,心中充满了疑惑,不敢贸然前进,只能躲在路口等待。

  突然,高翔的部队赶到了,两人开始讨论魏兵可能在哪里,正在这时,王平的部队也赶到了。

  突然,一声巨响响起,火光冲天,鼓声震地,魏兵从四面八方涌出,将魏延和高翔团团围住。

  两人奋力突围,却无法逃脱。就在这时,山坡后传来了雷鸣般的喊声,一彪军杀入战场,原来是王平的部队,他们救了高翔和魏延,然后径直奔向列柳城。

  当他们赶到城下时,发现城边已经有一支军队杀到,旗帜上写着“魏都督郭淮”。

  原来郭淮和曹真商量好了,担心司马懿会独占功劳,所以派郭淮来夺取街亭;

  得知司马懿和张合已经成功完成任务后,郭淮便直接袭击列柳城。

  结果遇到了三位将领,展开了一场激战。蜀军伤亡惨重。

  魏延担心阳安关会有失守的危险,急忙与王平、高翔一起赶往阳安关。

  郭淮整顿完部队,对身边的人说:

  “虽然街亭没拿下,但列柳城到手了,也是个不小的成就。”

  他带着队伍走到城下喊门,突然城上炮声一响,旗帜林立,最大的一面旗上写着“平西都督司马懿”。

  司马懿在悬空板上笑问:“郭伯济,你怎么才来啊?”

  郭淮惊讶地说:“仲达你真是神机妙算,我甘拜下风!”

  然后他们就进城相见。懿说:“街亭丢了,诸葛亮肯定会跑。你赶紧和子丹连夜去追。”

  郭淮听从了他的建议,出城而去。

  司马懿又叫来张合说:“子丹和伯济可能是怕我独揽大功,才来抢这个城池。我其实并不想独占功劳,只是运气好罢了。

  我猜魏延、王平、马谡、高翔他们肯定会先去占阳安关。如果我去攻那个关,诸葛亮肯定会趁机偷袭,那就中计了。

  兵法上说:‘归师勿掩,穷寇莫追。’你可以从小路抄箕谷撤退,我带兵去挡斜谷的敌人。

  如果他们败退,不要硬拼,只要中途截住他们的辎重就行了。”

  张合接受了这个计策,带着一半的兵力离开了。

  司马懿下令:“直接攻取斜谷,从西城进去。西城虽然是个小县,但是蜀军的粮草都在那里,而且还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总路。如果能得到这个城,那三郡就能收复了。”

  于是司马懿留下申耽、申仪守列柳城,自己带着大军向斜谷进发。

  孔明自从让马谡去守街亭后,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

  突然,王平派人送来了一张地图。

  孔明打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惊呼道:

  “马谡这个笨蛋,这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

  旁边的人好奇地问:“丞相,您怎么这么大惊失色的?”

  孔明解释道:“你看这地图,我们失去了重要的通道,只能占据山头作为营地。

  如果魏军大军压境,四面包围,切断我们的水源,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军队就会乱成一锅粥。如果街亭丢了,我们还能去哪儿呢?”

  杨仪自告奋勇地说:“我虽然不怎么样,但我愿意替马谡回去。”

  孔明把安营的方法详细地告诉了杨仪。

  正准备出发时,突然传来消息说街亭和列柳城都丢了。

  孔明跺脚叹息道:“这下完了!这都是我的错!”

  他急忙叫来关兴和张苞,吩咐他们带领三千精兵走小路去武功山。

  如果遇到魏军,不要硬拼,只需大声呐喊,制造混乱。

  等敌军撤退后,再赶往阳安关。他还安排张翼去修理剑阁,为撤退做好准备。

  又暗中下令让大军悄悄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最后,他还派马岱和姜维断后,埋伏在山谷中等待时机。

  同时,他还派人通知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员和百姓,让他们进入汉中避难。

  此外,他还派人去冀县接姜维的母亲到汉中。

  孔明是个会玩的主,分兵五千去西城搬粮食,结果司马懿带了十五万大军来砸场子。

  孔明身边就剩下一群书呆子和二千五百个士兵,大家吓得脸色比白纸还白。

  孔明一看这阵势,立马下令:

  “把旗子都藏起来,士兵们守好城门,谁敢乱跑或者大声说话,就直接砍头!

  然后打开四个城门,找八十个士兵假扮老百姓一起拿扫把打扫大街。等到魏兵来了,大家都别慌,我自有妙计。”

  于是,孔明穿上白鹤装,戴上高帽子,带着两个小童和一把琴,跑到城楼上弹琴装逼,一副“有种你来呀,你来呀”的样子。

  话说那天,司马懿的侦察兵跑到城下,看到这场景,吓得腿软,赶紧跑回去告诉司马懿。

  司马懿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心想:

  “这肯定是诸葛亮的鬼把戏!”

  于是下令三军停止前进,自己骑着马远远地观察。

  果然,他看到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眯眯地弹着琴,旁边两个小童分别拿着宝剑和麈尾。

  城门内外,还有二十多个百姓在低头扫地,仿佛没人一样。

  司马懿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于是下令军队调头,往北山路撤退。

  他的儿子司马昭疑惑地问:“父亲,难道诸葛亮没有军队,所以才故意摆出这个架势?我们为什么不趁机进攻呢?”

  司马懿回答:“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现在他大开城门,肯定有埋伏。如果我们贸然进攻,就会中了他的计。你们这些年轻人哪里懂啊?还是快点撤退吧!”

  于是两路军队都撤退了。诸葛亮看到魏军远去,笑得更开心了。

  众官都惊讶地问:“司马懿可是魏国的名将,他带领十五万精兵来到这里,为什么一看到你就跑了呢?”

  诸葛亮笑着说:“他知道我一生谨慎,从不冒险。所以他看到这个架势,就怀疑有伏兵,所以才会撤退。

  其实我并不想冒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我猜他肯定会带着军队往山北小路逃跑,所以我已经派兴、苞两人在那里等候了。”

  众官都佩服地说:“丞相真是神机妙算!如果我们是你,肯定早就弃城而逃了。”

  诸葛亮回答:“我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弃城而逃,肯定逃不远,到时候还不是被司马懿抓起来?”

  后人有诗赞道:

  弹琴三寸胜千军,智囊西城笑退敌。

  十五万马回头处,村民指点至今谜。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28703/11110980.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