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 第145章 论功行赏

第145章 论功行赏


永熙帝看着底下的官员,缓缓开口说道。

  “朕能登基上位,不少忠臣厥功至伟,朕自是不敢遗忘,今日便在此乾清宫内论功行赏!”

  听到永熙帝的话后,朝堂上绝大部分官员都面色一白,神情落寞了下来。

  不过曾经背叛过永熙帝的萧阁臣,倒仍旧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在萧阁臣看来,只要永熙帝能够不伤害自己的性命,即便是将自己削官为民也无所谓。

  甚至萧阁臣还巴不得永熙帝革除自己的官位,这样一来,自己便能待在家中赋闲,与自己的孙儿玩闹,享受那天伦之乐。

  不过由于永熙帝仁厚,并且之前投靠韩王一脉的官员数量太多,若是全部削去官职,那国家机器便会直接陷入瘫痪之中。

  因此永熙帝为了不多生事端,干脆免掉了投靠韩王一脉官员的过错。

  话音刚落,永熙帝便朝台阶下的大太监看了一眼。

  得到永熙帝眼神的示意后,大太监赶忙翻开手中的诏书,站到百官面前,高声宣读了起来。

  “内阁首辅杨胤……赐太子太师!”

  “吏部侍郎吴巍……擢礼部尚书,因之教学有方,责令今后负责宫内皇家子孙教学。”

  听到自己今后负责宫内皇子皇孙们的授课,吴巍心中欣喜之余,还不禁产生了紧张的情绪。

  皇室子孙不同于寻常子弟,不仅在身份上高贵许多,并且要是自己没能教导好他们,说不定还会引起皇帝震怒,遭受一番处罚。

  当然,若是吴巍教导有方,将皇家子孙教育的有礼有矩,博闻广治,自然会被皇帝看在眼里,从而对吴巍大加封赏。

  因此教育皇家子孙一职,有利也有弊,高风险的同时还会带来高回报。

  除了杨胤、吴巍这些永熙帝身边的人,得到了或大或小的封赏外。

  太孙身边的柳莘和张英等人,亦得到了不菲的奖赏。

  许开虽没在官职上得到提升,但是获得了不少金银财宝作为奖赏,足足需要许开不吃不喝工作数十年才能攒到。

  有了这笔意外之财,许开便是将自己现在租赁的宅子全款买下,都不是个问题。

  人事的变动总是繁琐复杂的,永熙帝即位后的这次封赏,足足花费了小半个时辰才完成。

  封赏完一心追随自己的官员后,便是正式册封太子。

  与泓乐皇帝不同,永熙帝刚一即位,便迫不及待册封了太子,让世人见识到了太子在其心中的地位。

  看着面前的太子印玺,正是自己父亲曾使用过的,瞻基双手颤抖地从大太监手中接过了它。

  “儿臣叩谢陛下!”

  “太子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看着这父慈子孝的一幕,韩王心中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曾几何时,自己与先皇的关系也是如此,可自从泓乐皇帝即位后,一切便逐渐发生了改变。

  原先不受泓乐皇帝喜爱的太子,却一步步站稳了脚跟,收拢了朝堂官员的忠心。

  而原本深受父亲喜爱的自己,虽然还握有军队,但在大哥的面前,完全不像是个皇子,反倒像是其手下的将领。

  册封完太子之后,便轮到了处理韩王与赵王二人。

  原先受到泓乐皇帝的阻拦,二人迟迟不肯就藩,一直赖在这京城当中不愿离去。

  如今他们的保护伞泓乐皇帝已然故去,永熙帝自然不会再让他们一直待在京城当中,坏了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

  由于从前的誓言,以及永熙帝心中对着二位弟弟的亲情,因此永熙帝对韩王与赵王就藩的地点好生挑选了一番。

  鉴于二人气味相投,永熙帝害怕二人趁着自己不注意,又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于是打算将一人放在西边,一人放在东边。

  韩王被分配到了福建布政使司,而赵王则是到了陕西布政使司。

  听到永熙帝给哥两个准备的藩地,韩王和赵王二人虽心有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好在永熙帝给二王分配的藩地都是些富庶点的地方,支撑他们的日常开销自然是没有问题。

  不过若是他们想要搞什么大动作,那自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钱又没粮,即便哥俩想弄些什么动静出来,那也无从是好。

  赵王看了眼身旁还有些不甘的韩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算了二哥,咱就到藩地去当个闲散王爷算了,也别再闹腾了,大哥也不会亏待咱俩。”

  听到赵王的话后,韩王微微点了点头。

  可眼中闪烁的不甘,依旧暴露出其内心当中异样的想法。

  看到韩王的这副模样,赵王便知晓其还是不肯罢休。

  不过若是将来韩王有需要自己的地方,赵王仍旧会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唉,谁让你是我二哥呢。”

  赵王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无声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次朝会持续了很久,一直到了晌午时分才罢休。

  那些年纪稍大,或是未吃早膳的官员,此刻都是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好像下一秒再吃不到饭食,就会昏倒在地。

  官职品秩价高,有权有势之人,亦或是家中富足之辈,还可在舌底含上一枚姜片,源源不断地提供精气,此刻倒依旧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

  许开虽未吃早饭,也没在舌底含一枚姜片,但他毕竟年纪尚小,抗一抗也就过去了。

  龙椅上的永熙帝见到底下群臣的这副模样,干脆大手一挥,在宫内摆上一场宴席,让一众朝臣在宫中饱餐一顿再回去。

  听到这一消息,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激动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未曾尝试过宫廷宴席的低级官员。

  总是听说皇宫内御厨做出来的菜肴,即便一道简单的炒菜心,也要比民间大厨做出来的山珍海味要强上百倍。

  而且宫中能够使用的食材,自然是民间难得一见的珍品。

  而那些品秩不低的官员,即便拥有参加宫廷宴会的资格,可一年当中能够吃上宫廷菜的机会也不多见。

  因此听到这一消息后,嘴里已是不自觉地分泌起了口水,暗自期待着接下来的午宴。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55513/11111018.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