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 第133章 朝堂商议

第133章 朝堂商议


“你说我大侄子已经到了大同府,正往京师而去?”

  “没……没错,韩王殿下,太孙殿下如今距离京师已是不远,按照他们的速度,估计再过四五日便可抵达京师。”

  秦武跪伏在地上,承受着来自韩王身上的威压,强忍心中的不适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听完秦武所言,韩王抚摸着下颌的胡须,微微思索了片刻。

  “对了,你不是说白释有封书信与我,将它呈上来吧。”

  “是……是!”

  秦武哆嗦着手从怀中将白知府手书拿了出来,递给了身旁的侍卫。

  从侍卫手中拿过书信之后,韩王便将其拆了开来。

  白知府一向是中立派系,无论韩王与太子如何争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态度,既不偏向韩王,也不偏向太子。

  “之前自己如何拉拢白释都毫无成效,没想到如今其小舅子不经意间得罪了太孙,竟将此人推到了自己这边。

  若是大哥知晓此事之后,不知会有何感想。”

  韩王一边想着,一边阅读起书信上的内容。

  与白释写给太孙的那封书信相比,韩王手上这封书信当中的内容便丰富了许多。

  密密麻麻写满了五大张纸,显得白释诚意满满。

  不过刨去阿谀奉承之言,也就最后一张纸上的内容重要一些。

  “今太孙殿下已过大同,臣白释无能,未能拦下太孙,还请韩王加派人手,前往必经之路拦截太孙,务必阻止太孙回京。”

  看完白释的书信之后,韩王的脸色变得凝重了许多。

  虽然韩王并未将自己的大侄子当作一个威胁,但毕竟泓乐皇帝生前最后时刻,一直与太孙呆在一起,难保他们密谋了什么计划。

  并且在太孙逃走之后,即使韩王将大营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能找到泓乐皇帝随身携带的天子印玺。

  说不定这枚帝玺,此刻就在太孙的手中,若是他率先带着印玺进京,那赵王便不再能够阻拦太子即位,到时候自己的大哥定然不会容忍自己的存在。

  当初泓乐皇帝起兵之时,便说过韩王最像自己,太子断然不会允许太孙成为第二个建汶,也不会允许大越朝出现第二个泓乐皇帝。

  念及于此,韩王也不再犹豫,转头朝一旁的亲卫军统领吩咐道。

  “你率领一半亲卫军,前往咱大侄子必经之路,务必要将他拦截下来。

  即便未能将咱大侄子擒拿,也要拖延他的进程,让他在咱之后抵达京城。”

  如今韩王距离京城也不过四五日的路程,而赵王也在京师内拖慢太子上位的脚步。

  虽说自己手中只有一支亲卫军,但回京之后震慑旁人还是绰绰有余。

  只要太子没即位,那便难以调动天下兵马,到时候北伐大军一到,自己便可借势上位。

  这便是在韩王脑中设计好的剧本,只需按部就班将这场戏演完,韩王便可取得自己梦寐以求的皇位。

  此刻的京城朝堂之上,太子看着底下的众位大臣,毫无平日里的文人风雅,口中正朝着对方输出一连串的粗鄙之言。

  “安静!”

  内阁首辅杨胤看着像是菜市场一般吵闹的朝堂,忍不住出声喝止。

  杨胤手握权势,只是一声令下,朝堂上众位大臣便瞬间安静了下来,即使依旧面露不满之色,也不敢继续喧闹,当众驳了杨胤的面子。

  “如今泓乐皇帝驾崩,太子殿下已然守孝两日,也是时候将即位之事提上日程。”

  待到朝堂之上安静下来之后,杨胤缓缓开口说道。

  刚一说完,便有一名御史站了出来,语气冰冷地说道。

  “杨大人,如今韩王殿下尚未回京,妄议即位之事是否有些欠妥。”

  听到此人的话后,杨胤淡淡笑了两声,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向那名御史。

  “太子殿下由泓乐皇帝亲自册立,乃是一国之储君,如今泓乐皇帝驾崩,由太子殿下即位,这有何不妥。

  莫不是你有那谋权篡逆之心?”

  见杨胤谈笑间便扣了一顶大帽子在自己的头上,那名御史肉眼可见地慌张了起来。

  砰的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喊着冤枉。

  好在太子并未过多计较,看着不断磕头求饶的御史摆了摆手,罚了他一年的俸禄当作惩罚,再有下次定当严惩。

  听到太子不想追责自己,御史连忙道谢之后,缓缓退回到了队伍当中。

  待其回到队列之后,身旁一名与其关系较好的御史稍稍侧过头去,面露疑惑地开口问道。

  “李益,你为何要突然说这些话,难道你不知道此时正是敏感时期,踏错一步便有可能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听到好友带着关心的语气,李益只是朝他微微笑了笑,并没有解释自己方才的行为。

  经此一役后,朝堂之上那群蠢蠢欲动的官员,顿时变得安分了不少,躲在人群当中当起了缩头乌龟。

  解决一名拦路之人后,杨胤见没人再当出头鸟,于是抬头看向太子继续说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以老臣之见,太子殿下不如今日便即大宝之位,安抚天下民心。”

  听到杨胤的话后,太子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心中对其表现很是满意,不过在即位之前还是要装装样子。

  “孤身体有疾,即位之后恐有失君威,先皇在世之时,常言韩王与其最为相似,孤虽为太子,但却是不如韩王适合这天子之位。”

  话语刚落,杨胤便立马站出来反对道。

  “殿下宽厚仁和,待民如子,实乃明君、贤君,先帝在世之时便处理了多年政务,怎能因身体疾病而妄自菲薄,以老臣所言,殿下才是最为适合九五宝座之人。”

  太子对于杨胤的话显然很是受用,嘴角都不禁勾起了一抹浅浅的微笑。

  即便如此,太子还是推脱道:“不可不可,  孤才疏智断,不通政事,难以担当大任,怎能攫取皇位。”

  这时底下太子一脉的官员,恰到好处地齐齐跪了下来,恳求太子能够及时即位,安顿人心。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55513/11111030.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