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鬼明 > 第119章 格局和历史

第119章 格局和历史


就算那些鳌山卫的本地家族以自家商队遭到拦路抢劫报官,直接狡猾的把贩卖私盐的行为变成了自己货物流转,盐政巡检也没什么担心的,因为鳌山卫的盐政他也能分管。

  之前不管,那是因为本地那些家族早已把鳌山卫划分的干干净净,根本没留一点余份,即使想掺和一脚,也没什么肉吃。

  而且东林党和本地家族没什么大的冲突,本地家族也多有孝敬,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经过了上次盐政巡检的失败经历,东林一脉跟本地家族派系已经刀枪见血,由原来的互不干涉变成了正式为敌。

  所以现在也不存在什么留点情面和余份的事了。不止浮山千户所的盐政揽入怀中,鳌山卫的盐政利益也要收回来。

  甚至看架势还有敲诈一笔银子的打算,估计是想把之前那些年鳌山卫盐政的银子也都索要回来。

  毕竟当朋友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成了敌人,那就连本带利全都抢回来。

  这里不得不追溯一下多年延续下来的格局和历史了。

  原来浮山守御千户所并未从鳌山卫拆分出来时,鳌山卫辖下有三个千户所,分别是前所浮山千户所,中所或称右所即鳌山所,还有后所雄崖千户所。

  三所都归鳌山卫指挥使统率,所以也就全都控制在本地家族派系手中,自然不存在盐政或是贩卖私盐的争端。

  至于本地家族之间利益分配,权利归属,那就是他们关起门来自己的事了,谁也不清楚。

  但自从前所浮山千户所从鳌山卫分割出来,直接归山东都司管辖时,混乱就发生了。

  因为前所浮山所改为浮山守御千户所,官员,统属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自然就从本地家族派系的手中分离了出来。

  这时,盐政巡检的权利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原来只是收收那些本地家族孝敬的小钱,勉强算是好活,可也并不被人眼热。

  但现在却可以直接把一整个千户所的盐政抓在手中,那利益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可以说天差地别。

  从此盐政巡检也就变成了一个抢手的位置,任何有势力的豪门大族都想来分一杯羹。

  甚至展开过很多次规模巨大的流血冲突,直至演变成派系争斗和党争。

  可以说盐政巡检这个位置上官员的背景板,就是大明这么多年各个派系辉煌低谷沧桑变幻的缩影。

  而始终在鳌山卫辖下的后所雄崖千户所,尽管后来也改为雄崖守御千户所,按理说也应该从鳌山卫指挥使手下分离出来。

  统属山东都司管辖,但由于各种原因,却还是始终无法摆脱鳌山卫指挥使的控制。

  应该是本地家族派系疏通了关系,毕竟当初把浮山千户所分离出去,就弄的很多本地家族分崩离析,混乱了好一阵子。

  现在再想把后所雄崖千户所也分割出去,本地家族们也就放下私仇的,同仇敌忾般联合在了一起。

  即使明面上,已经改为了雄崖守御千户所,但实际掌控权还是牢牢控制在本地家族这一派系手中。

  而且还是实力同样雄厚的大家族。

  所以盐政也就依然掌控在各个家族手中,而且每家都划分了自己的区域,小的聚合几家之力霸占一处百户所,大的一家独占一处或几处百户所。

  把军户们当成了自家的奴才,替他们煮海晒盐,每个军户都生活的极为困苦。

  但秩序却井然有致,没有一点混乱,因为家家都不会放过这一条生财有道的路子。

  家族之所以能聚拢在一起,不就是因为有生财的途径嘛,然后才能培养人才,坐上大官,再以权谋私,生财有道,把家族延续下去。

  此举弄的盐政巡检根本没法插手,因为根本不存在买卖,本地家族们直接就是把军户们晒出来的盐,变成了自家的商品货物。

  即使你主管盐政,可没有任何办法处置,说起来也是十分头疼。

  而且本地家族们都是以生意起家,大家都懂得人情世故那一套,都月月孝敬盐政巡检,所以此事也就搁置处理了。

  久而久之,也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紧张的局势和特殊的局面。

  这一系列动作算是彻底拉开了胶州南部新一轮争斗的序幕。本来还没出手的新任鳌山卫指挥使,也不得不正式出手介入。

  因为本就想出手的他,一直在找介入的借口。

  鳌山卫自己家族控制的那些百户所,煮海晒盐得到的银子终究是太少了,而且这么多年早已被当成了自家产业,根本无法弥补亏空。

  必须得开创新的银子来源,浮山千户所盐政的乱象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突破口。

  现在明面上的借口因盐政巡检的动作已经有了,暗地里本地派系的那些家族也团结在自己身边,毕竟每个家族都遭受了损失。

  可以说万事皆备,东风都吹的滋滋作响,就等自己的雷霆手段了。

  鳌山卫指挥使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出手,就把老练的作风显示的淋漓尽致。

  Ps:大家都动动手指,点点催更。免费小礼物走一波。么么哒!感谢感谢。。。。。。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555525/11111043.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