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 > 第266章 草率了,他们真的想得挺美

第266章 草率了,他们真的想得挺美


皇帝、太子和祈悦三人对视一眼,然后都往人群相反的方向走。

元软不理解,并且大为震撼。

不是,你们都这么理智?!没有一点生而为人的好奇心吗?!

元软有点蔫蔫的:【啊,热闹看不到了。】

系统安慰道:【人太多了嘛。夏国顶尖高层都在这,万一进去以后被埋伏,伤到一个都是巨大的损失。】

元软摸了摸自己的小脖颈:【啊也对。鲜少在宫外面吃瓜,我都快忘了我和阿兄的项上人头有多值钱。要不赶紧回去吧。】

系统:【……哈哈,阿软,好从心啊。】

皇帝三人轻笑一声,他们是容易被瞄上不假,但东门是达官贵人住所,戒备极其森严,安全性很高,并不危险。他们不往那边凑,纯粹是担心元软会被挤到罢了。换句话说,若元软再丧一会,皇帝肯定会带她过去看热闹。

这时,前方忽然出现迟疑的声音,“陛,咳咳,大人您……”

元软抬头,恰好看见身穿便服的李丞相、吏部尚书走了过来,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位步履匆匆表情很凝重的年轻男子。

元软仔细一看,咦,这年轻男子好像就是李丞相的儿子。

皇帝轻轻一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道:“两位……咳,为何行色匆匆?”

李丞相忙道:“外地学子们又闹出了些事。老夫准备过去看看。”

皇帝眯了眯眼:“又闹腾出事?这是走了谁的门路?”

李承相和吏部尚书听出皇帝语气中的不善,紧张得险些当街跪下,好在他们还记得皇帝微服私访,不敢暴露皇帝身份。他们拼命掐着大腿肉,让自己重新稳住情绪。

李丞相忙道:“并没有走任何人的门路,他们是在东门街口张贴了告示,邀请京都学子前来辩一辩,到底是举荐制好,还是科举制好。两方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眉头紧锁。

元软摸了摸下巴:【感觉不对劲啊。这事如果放在几个月前还有可能,毕竟朝臣们上朝也一直在吵过科举制和举荐制,但阿兄早就下了命令,科举制势在必行,明年开春就会举办殿试。外地学子们突然又重新炒冷饭有什么意义?】

系统:【因为蠢?】

元软嘴角一抽:【不不不。一个人蠢还有可能。一群人蠢成这样不太可能。我感觉,他们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系统:【啥意思?他们不是为了宣扬举荐制?】

元软:【对。我就感觉外地学子吵这个,不是寄希望大夏能恢复举荐制。感觉他们也许想到了一个对他们有利的折中办法。但是先抛出话题性更大的来说,这样即便被反驳,他们也可以表示退后一步,然后再提真实的请求。】

皇帝和太子满意地微微颔首:九儿/九妹妹,与朕/我想的一样。

祈悦露出“不愧是小菩萨”的目光:真棒。

李丞相也忍不住赞赏地偷瞄了元软一眼:厉害啊,比他这个慌慌张张前来报信的儿子要强多了。

系统:【哇哦。阿软好聪明啊!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嘿嘿,等你点拨阿兄和大侄子。】

元软对系统的浮夸感到害羞,聪明啥啊,都是好正常的推理。

元软:【阿兄、大侄子肯定早就知道了。】

系统:【不可能吧。】

元软对皇帝和太子很有自信:【你看吧。】

皇帝与太子余光对视一眼。

太子上前一步,他本来准备说话,没想到皇帝沉稳的嗓音率先响起。

皇帝道:“吵?等着吧,过不了多久,他们才会提出真实诉求。”

说到这,他给了太子一个眼神。

太子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父皇是让他接话。

他心中无奈,自从有了九妹妹,父皇的心态真是越变越年轻,还会为了装逼让他做捧哏。

太子很自然地道:“父皇所言甚是。科举制定不能改,他们这么闹,必然是想要其他有利于权贵子弟的诉求,比如,增加科举中最后录取权贵子弟的数量……”

太子一连说了好几条他对于外地学子诉求的猜测。

再之后,太子才道:“不过,儿臣总觉得有些没想到点子上。不知,父皇可能指教?”

李丞相听到这,嘴角微微抽搐地摸了下胡须。

他觉得太子分析得很好,就是……

李丞相目光悄悄看向皇帝:太子还是太年轻了啊!陛下摆明是想在小国师面前展示一波,太子将这么多猜测说完了,现在再去问陛下,陛下还能说啥?这岂不是驳了陛下的面子。

系统:【阿软你说得对,大侄子和你阿兄都猜到啦。】

元软:【嘿嘿,我就说阿兄和大侄子肯定不用我指点。】

这时,皇帝表情很沉稳,道:“太子你把那些学子想得太正直了。”

众人一愣:太子之前的分析,已经将学子们的贪婪展现的淋漓尽致,这还能叫做太正直。

皇帝继续道:“他们大闹一场,不会诉求一些“增加权贵子弟录取数量”这种小打小闹。如果朕没有猜错,他们应该是想要两个制度的融合。美其名曰,各退一步。”

众人:???

太子也有些惊讶,拱手道:“各退一步?两个举措融合?父皇您的意思是?”

元软也忍不住嘀咕:【融合?!难道说他们会要求,凡是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必须是各个地方举荐过来的。若是这样,即便科考的时候糊名,同样也能保障贵族阶级不被平民学子冲击。换句话说,另外一种类型的举荐制么。】

众人:!!!

原来是这个融合。

怪不得还能美其名曰“各退一步”。

皇帝满意地看了元软一眼,然后瞪了太子一眼。

太子眨了眨眼,这个路子他不是没想过,但他不太认为外地学子敢提出这么冲动的建议。

恰在这时,后方传来一些吵吵闹闹的声音。

元软往后看去,发现之前聚集的人群正在缓缓往他们的方向走动。与此同时,还有浑厚的声音在喊着。

“诸位可还记得。《礼记·大学》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人的嗓音很有煽动力,他激动地开了个头。

附近的人群也跟着一起附和,“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这时,领头的人将引经据典的话说完。

领头人高声道:“诸位,只有把自己治理好的人,有德行的人,才可以协助陛下治理国家。光有学识,无才无德的人位居高位,只会造成惨案。若是不先举荐学子,若是所有布衣都能参加科举,那会录取多少品德不端的人,这对大夏是多么大的伤害啊。”

他说一声,底下的学子们也跟着附和一声。

太子:……

草率了!这群学子真的很敢啊。

最后,他忽然登高举手。

元软瞳孔一缩:……

居然是文治礼?!

这小子也好意思这么说?!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641689/10186976.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